數據顯示,從3月1日到5月5日,中國已經向美國提供了超過66億只口罩。或許是醫療物資在中國的大力輸血下,美國的口罩荒得到了大大的緩解。而剛緩過一口氣的美國,就開始上演一次又一次的現實版的“農夫與蛇”、“東郭先生和狼”。
美國食品與藥物管理局(FDA)當地時間5月7日表示,撤銷約60家中國制造商在美國銷售N95口罩的許可,理由是這些制造商生產的口罩無法針對新型冠狀病毒提供足夠的防護。
據彭博社的說法,FDA撤銷了大約60家中國制造商向美國出口口罩的許可,留下14家公司獲得授權。FDA表示,它還在加強對從中國進口的口罩的檢控,并將對這些口罩進行隨機檢測。
路透社稱,FDA上月授權使用那些在中國制造的、經過認可的獨立實驗室測試的口罩,即使這些口罩沒有經過美國有關部門的測試。
FDA(資料圖)
FDA撤回中國60多家制造商向美國出口N95口罩的許可!
5月7日,美國CDC國家職業安全與健康研究所(NIOSH)發布的最新檢測發現,67 種不同類型的進口 N95 型口罩中,約有 60% 未達標。同一天,美國 FDA表示,撤回中國60多家制造商向美國出口N95口罩的許可,將中國獲準為美國生產N95口罩的制造商數量從大約80家減少到14家。
據了解,這推翻了4月3日美國所做出的一項決定,即允許那些沒有經過美國當局檢測的制造商生產的口罩進口到美國,只要它們符合其他一些國家設定的標準,或者經過一家獨立實驗室的審查。
不過,據消息人士表示,有國內企業的口罩并未出口美國,但仍發現 CDC 發布了其口罩的不合格報告 , 并且所附的檢測樣品照品也不是其公司的產品。CDC 也可能有失實報道,該企業正在要求 CDC 澄清。
與此同時,美國時間5月7日,FDA緊急發布了關于4月3號發布的口罩EUA的更新。主要的更新點如下:
1、修訂資格標準,允許根據對獨立實驗室檢測記錄的標準的可接受的性能進行授權。
2、取消進口商作為EUA的申請人的資格,并指示制造商提供授權進口商的清單。
3、在可以被FDA驗證的情況下,加了對中國國家醫療產品協會(NMPA)注冊證書的認可。
附:FDA 授權進口的非 NIOSH 批準的中國口罩商名單(5月7日更新,獲得FDA認證的只有14家)
美國CDC官網有一個NPPTL(The National Personal Protective Technology Laboratory)口罩檢測結果的頁面信息,部分企業也是美國EUA名單里的企業。網址:https://www.cdc.gov/niosh/npptl/respirators/testing/NonNIOSHresults.html
簡單比較后,下列EUA名單的企業有以下的檢測結果:
事實上,中國口罩出口美國,遭遇的風波不止于此!
比亞迪賣口罩給美國,被迫退款2.47億美元!
上個月,美國加州宣布與比亞迪達成一項價值約10億美元的合同,并支付了近5億美元預付款。根據合同,比亞迪將在未來兩個半月內向該州交付5億個口罩,其中包括約3億個N95口罩,每個價格為3.3美元。
然而,美國當地時間5月6日,美國加州緊急事務辦公室表示,由于未能在4月30日截止日期前拿到認證,比亞迪將退還該州為一筆價值約10億美元的口罩合同支付的預付款的一半,即2.47億美元。
據悉,這是新冠病毒疫情爆發以來,中國企業遭遇的最大“退款”事件。而退款原因,全部來自于“美國聯邦認證的問題”。加州州長加文-紐森稱,該州向中國比亞迪公司訂購的價值約10億美元的口罩中,已有數千萬個外科口罩運達,但數百萬個原定本周運達的N95口罩因為聯邦認證過程中的問題而被延誤了。他沒有說明是什么造成了認證延誤。
值得一提的是,在目前全球口罩緊缺的時刻,比亞迪賣給加州的這批口罩價格,甚至比美國其他州采購的價格便宜了整整一半。然而,本就是虧本買賣的口罩生意,卻還是遭遇了美國的“常規操作”。如果再次延誤,最終比亞迪可能只能得到5.05億美元貨款。
中國駐美國大使崔天凱日前提到西方輿論中的一個奇怪現象。他說,當中方最初向美國和歐洲國家提供醫療物資時,有人說中方借此謀求地緣政治利益。當中方在為確保出口醫療物資質量和符合國際標準出臺了一些舉措,有人又開始指稱中方阻礙物資出口。
縱觀美國FDA的“變臉”操作和比亞迪的此番慘痛教訓,也給眾多出口美國口罩等醫療物資的中國企業敲響一記警鐘。
現在的口罩、防護服、呼吸機如果出口美國,相關企業一定要拿到美國的許可證,不要以為疫情蔓延期間急需防疫物資而可以突破許可證問題。
沒證,即便現在人家拿走了,回頭疫情過去了騰出手來一告一個準;即便拿到許可證了,還要看看清楚,自己產品夠不夠過硬,各種指標都符合美國的要求,不然過了疫情還是一告一個準,出去賣了沒多少錢,還不夠律師費。
既然有了前車之鑒,我覺得我們現在最好的辦法就是啥也別出口美國了,省的給自己惹官司賠錢。心中默念美國加油就好了。
文章來源:廢塑料觀察